納米材料毒理學評價及環境醫學應用的基礎研究
成果介紹以國家需求為導向,通過醫工結合,系統研究了多種重要納米材料的毒理學效應與機制、構建了納米生物安全性評價與研究的新方法。技術創新點及參數1、傳統毒理學評價程序基本適用于對納米材料的毒理學評價,但必須在材料制備、分散、表征、尺寸、結構、修飾、暴露方式等方面予以約定;2、率先構建了基于秀麗線蟲、用于納米材料急性、慢性、神經、生殖毒性等毒理學評價與研究替代模型;3、基于納米材料的修飾改性及與生物界面相互作用原理,原創性設計了基于氮摻雜碳納米管、過氧化物酶及其底物識別的高靈敏度納米生物傳感器。市場前景建立納米生物安全性評價體系實施條件1、酶、熒光小分子和量子點標記的新型納米生物探針;2、了環境污染健康效應生物標志檢測信號放大新原理新方法;3、基于石墨烯的多種蛋白質和DNA損傷檢測傳感器,并用于環境污染致DNA損傷的快速檢測。
東南大學
2021-04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