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夏理工學院
寧夏理工學院是教育部批準的民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,位于石嘴山市星海湖畔。
學校始建于1985年,歷經石嘴山聯合職業大學、寧夏石嘴山職工大學、寧夏石嘴山職業技術學院,2005年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,2012年被列入區市兩級政府共建單位,2016年被自治區確定為應用型整體轉型試點高校,2018年被自治區確定為“互聯網+教育”試點學校,2021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。
學校現有13個二級院(系),有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,分別為電子信息、會計、機械、材料與化工。55個本科專業,涵蓋理、工、經、管、文、法、藝、教8個學科門類,機械工程、物聯網工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,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網絡工程、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、應用化學、汽車服務工程、安全工程、工程管理、會計學、財務管理、電子商務和英語等12個專業為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。學校擁有自治區優勢特色學科和重點學科2個、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4個、自治區特色專業6個、自治區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示范專業5個。學校面向全國24個省市區招生,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。
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、全國綠化模范單位、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。理事長趙惠娥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。經濟管理學院、文學與藝術學院、學生工作部分別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和全國巾幗文明崗。已成為全國高校示范“一站式”學生社區、首批全區急救教育試點學校,已建成全區高校首家退役軍人服務站。
學校大力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,構建物聯網中臺、業務中臺、數據中臺、視頻中臺、AI中臺支撐平安校園、綠色校園、數字校園、智慧校園服務。打造“寧理毓智云”智慧教學平臺,通過空間融合構建智慧教育新圖景,數智賦能重塑教學場景新樣態,多元智能評價支撐教育新決策,數據驅動全過程教學新管理,全力構建智能教育生態體系。
為服務“一帶一路”國家戰略、寧夏自治區“六新六特六優+N”重點產業發展、石嘴山市全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,學校緊抓教育部“四新”建設發展契機,以“新工科”“新文科”建設為著力點,積極對接寧夏和西部地區電子信息、裝備制造、現代化工、智慧金融等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,努力構建創新型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,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,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。學校獲批寧夏新工科院士工作站1個、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、教育部虛擬教研室試點1個、自治區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、自治區一流基層教學組織10個、自治區現代產業學院4個。
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合作。自列入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校計劃后,東北大學、浙江工業大學、陜西師范大學三所高校相繼攜手對口支援,與廈門理工學院開展閩寧對口合作。在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、碩士生聯合培養項目、對口支援定向培養研究生專項計劃、國內訪問學者項目、掛職鍛煉項目培養、慕課西行項目共建等諸多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合作;在院士工作站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重點實驗室、人才小高地、科技創新團隊、重點研發項目等科研平臺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個個關鍵性突破。學校先后與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、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、日本城西國際大學、英國諾森比亞大學、德國特羅辛根音樂學院等國外高校開展本科聯合培養,“3+1”本碩連讀、國際課程及優秀學生國外訪學計劃等項目。
面向未來,寧夏理工學院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,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及歷次全會部署,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錨定心向,進一步聚焦自治區“六新六特六優+N”產業發展,建“碩”創“大”,全面提升綜合辦學實力,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。(數據截至2025年4月)
寧夏理工學院
2021-02-01